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I876971】再生能源系統

書目
公告號 I876971
公告日 2025/03/11
公報卷期 52-08
證書號 I876971
申請號 113115477 E
申請日 2024/04/25
公報IPC F03G 7/04(2006.01); F03G 7/06(2006.01)
當前IPC F03G 7/04(2006.01); F03G 7/06(2006.01)
申請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 高雄市燕巢區大學路1號 (中華民國);
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 NO. 1, DAXUE RD., YANCHAO DIST., KAOHSIUNG CITY 824 , TAIWAN (R.O.C.) (TW)
 申請人
標準名稱
國立高雄科技大學;
NATIONAL KAOHSIUNG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
當前專利權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;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
 專利權人
標準名稱
國立高雄科技大學; NATIONAL KAOHSIUNG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
發明人 陳國樑 (中華民國); CHEN, KUO-LIANG (TW);
林彥宇 (中華民國); LIN, YEN-YU (TW);
章至豪 (中華民國); CHANG, CHIH-HAO (TW);
欒紀成 (中華民國); LUAN, CHI-CHENG (TW);
陳志誠 (中華民國); CHEN, CHIH-CHENG (TW);
朱默庵 (中華民國); CHU, MAO-AN (TW);
胡凱焜 (中華民國); HU, KAE-KUEN (TW);
陳澤龍 (中華民國); CHEN, TZER-LONG (TW);
曾于庭 (中華民國); TSENG, YU-TING (TW)
代理人 趙嘉文
當前代理人 趙嘉文
審查委員 周修平
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再生能源系統,其包含:平台、電解裝置、發電裝置、配重件及艙體,電解裝置能夠抽取海水並將海水分解產生氫氣;發電裝置能夠受海洋之海浪搖晃而產生電力;配重件設置於平台且處於海洋之海平面下;氫氣能對艙體充氣,令艙體於海洋之海平面下展開,海洋之水流能夠驅使艙體帶動平台搖晃;藉此,利用海洋之再生能源作為能源媒介,自海水擷取氫,並將所得之氫氣充於艙體,使艙體覆壓於海水之下,利用海水形成之天然壓力對氣體加壓,以降低後續液化所需耗用之能源,提升非碳基替代能源之商業價值。

參考文獻
引用專利 TW201623781ATW202140920A; US2002/0145288A1 E; US2022/0403813A1 E; WO2024/042453A1 E

專利範圍   原始格式 
專利範圍 1.一種再生能源系統,其包含: 一平台,其能浮於海平面; 一電解裝置,其設置於該平台,該電解裝置能夠抽取海水,並且將海水分解產生氫氣; 一發電裝置,其設置於該平台,該發電裝置能夠受海浪搖晃而產生電力; 一配重件,其設置於該平台且處於海平面下;以及 一艙體,其可收合設置於該平台且與該電解裝置連接,氫氣能夠對該艙體充氣,令該艙體於海平面下展開,水流能夠驅使該艙體帶動該平台搖晃。

2.如請求項1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平台開設有一進氣部,該進氣部連通設於該電解裝置與該艙體之間,該電解裝置能夠將氫氣透過該進氣部輸入該艙體。

3.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平台開設有一排氣部,該排氣部連通設於該艙體與該平台之間,該艙體內之氫氣能透過該排氣部洩氣,以收合於該平台。

4.如請求項1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配重件可收合設置於該平台;該艙體可拆離式設置於該平台。

5.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平台具有相反設置之一頂面及一底面,該平台之該頂面處於該海平面上,該電解裝置及該發電裝置設置於該頂面;該平台之該底面與海平面接觸,該配重件及該艙體設置於該底面。

6.如請求項5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艙體貫穿設有一通孔,該配重件設置於該通孔中。

7.如請求項5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更具有一輔助組,其設置於該平台,該輔助組具有一收納盤、一繩索及複數轉輪,該收納盤設置於該平台之該頂面,該繩索之一端固定於該收納盤,各該轉輪間隔轉動設於該繩索,各該轉輪能夠與展開後之該艙體之外表面接觸。

8.如請求項5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平台之外周緣具有一卡扣部,該平台透過該卡扣部與另一該平台之該卡扣部拼接;該平台之外周緣形狀為多角形。

9.如請求項1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更具有一偵測模組,其設置於該平台,該偵測模組具有相互耦接一資料單元、一定位單元及一處理單元,該資料單元存有一地圖資訊,該定位單元能夠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取得一所在位置資訊,該處理單元由該資料單元於取得該地圖資訊,並且將該所在位置資訊與該地圖資訊比對,以產生一最佳發電位置資訊。

10.如請求項9所述之再生能源系統,其中,該偵測模組具有一感應單元,該感應單元用於偵測該平台周圍之一船隻,並產生一船隻資訊,該處理單元接收該船隻資訊判斷與該平台之間的距離,以產生一閃避資訊。
瀏覽數: